正在阅读:武陟县北郭乡:白发老太击鼓乐 奏响振兴新乐章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武陟头条 / 武陟头条 / 正文

638145586312363756958291493.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武陟县北郭乡:白发老太击鼓乐 奏响振兴新乐章

转载 绑定手机2024/03/15 11:17:2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善美北郭 30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铿锵的盘鼓敲起来,欢乐的舞蹈跳起来。3月12日,在武陟县北郭乡赵马蓬村整洁宽阔的文化广场上,赵马蓬鼓舞队队员们红衣飞舞、彩扇翻动,大家唱着、跳着、熟练快速地敲打鼓面,完全沉浸在节奏中。热情激昂的鼓点,喜气洋洋的舞蹈,引来众多村民拍手叫好。

       在一片乌黑亮丽的黑发中,一位白发老太太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赵老太名叫赵引弟,今年69岁,202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接触到了盘鼓,当时就被那种欢乐的氛围深深吸引,在被问到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想要加入鼓舞队时,赵老太说:“看着大家敲鼓心里就高兴,特别想加入进来。” 此后,赵老太在忙完农活之后多了一项爱好。

       今年是赵老太加入赵马蓬鼓舞队的第3年,身体更棒了,心情也越来越舒畅,整个人看起来容光焕发。每天晚上七点,鼓舞队的队员们都会欢聚在赵马蓬村委会,和着律动的乐曲,尽情表达。
       在赵马蓬鼓舞队里,还有一位68岁的李老太也有话说:“我是队伍里年纪最大的,以前干完农活总是窝在家里,自从加入了鼓舞队,俺天天快乐蹦跳,心里别提有多舒坦了,身体也越来越好了。”
       据赵马蓬村妇女主任刘新平介绍,鼓舞队成员此前大多是一些除了农活外,空闲时间打打麻将、扯扯闲篇,缺乏业余文化活动的农村妇女。近年来,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提升,赵马蓬村的文化阵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不仅有了文化活动场地,还配备了健身器材和文化文艺设施。为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赵马蓬村一贯热爱敲鼓跳舞的妇女主任刘新平产生了组建鼓舞队的想法,并得到了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村民群众的积极响应,村委会不仅为她们提供了场地,还提供了音响设备和文艺器材供鼓舞队使用。鼓舞队迅速从最初的7人发展到了28人,平均年龄为55岁,最年长的69岁,许多成员已经是家中的姥姥和奶奶。

        铿锵鼓韵让沉寂的乡村焕发了青春活力,使美丽乡村建设锦上添花。现在,赵马蓬鼓舞队顺应时代潮流,经过进一步的整合,已跨出了村门,常常受邀到周边乡村进行交流演出,逐步形成了文化产业,既给村民们增加了收入,又带来了精神上的饕餮大餐。赵马蓬村鼓舞队只是武陟县北郭乡文化活动队伍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文化队伍在北郭乡还有三十余支,文化队伍的繁荣逐渐成为北郭乡文明乡风的一张闪亮名片。
        近年来,北郭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五星支部建设的总体要求,在文明幸福星上重点发力,实现辖区内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配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室、科普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舞台等活动阵地;先后评选“乡村光荣榜”先进模范102名,举办“梨花节”“黄沁文化旅游节”“春节文化汇演”“新春农民运动会”“义写春联”“送戏下乡”等一系列接地气、贴民心、实效显著的文明实践活动,凝聚起了全民共创“五星”支部的强大合力,焕发出乡村文明幸福新气象、新风尚,“文明幸福星”在北郭大地上熠熠生辉。
       北郭乡党委书记关建平说:“乡村文化队伍的繁荣不仅旨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因素。下一步,北郭乡将以争创‘文明幸福星’为载体,以提振群众精气神为目标,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焕发新时代文明新气象。”


已有0人点赞

武陟拼车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